有关大的成语有哪些(《道德经》“十个大”成语新解)
《道德经》含有“十个大”的金句,大家都己经很熟悉了。
他们分别是: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着讷。

每每读到此处,升起一种无形的力量,让自我与这“十个大”的成语进行无言的比较,总好像心境被生生地去无限扩展,心思被圣贤点播一番,情不自禁地感慨,我要改变自我,向大我努力,迸发出的动力与祈望,让人是如此地精神振奋,心潮澎湃,无限光芒在心头。
感叹诚字当头,人生自我不输贤,果真如此!果然如此!!
每天晨读《道德经》,反复地阅读后,我却更加崇敬老子先师,留给我们后人的智慧,更希望用新的心悟,向老子先师致敬。

我尝试大胆地用另一个词“道”,来替代上述十个成语的“大”,却将是另一番心境天地。十个“大”的成语将变为:
道白若辱;道方无隅;道器晚成;道音希声;道象无形;道成若缺;道盈若冲;道直若屈;道巧若拙;道辩若讷。
理由来自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先师将先天地而生的天则,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天则的恍惚描述,是道,也是大。
将十个成语中的“大”字,改为“道”字。细细品味,从一种由人与物实象描写,突破向外,变成一种向幻向玄虚空的描述拓展。从“有”之眼前世界,升向“无”之根念总和。由圣人教诲,转化为无字天则;从自我的品德塑造,转变为无我的道之化身。不言之教,无为之事,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许正宜如此。

道白若辱,让人难以忘却的物,深感荣幸的无上功业、名利、富贵等,在大道面前,何值一提,无影无踪,都只不过是天理大道的一个注脚,有此境界才能真识得,道白之味,道白之真,道白之宏,道白之无言。
道方无隅。不是大地丈量,不是存有之局。道之容之广之厚,焉在万物之局隘,无边无沿,无隅之见,方能川谷之容天下之江海。
道器晚成。道不在器拘,更不在人念之成与败,道行在世,就是最好的成功。
道音希声。道音是人听不到的宏声,无声胜过所有的鼓噪之言。道之天则,胜过所有的自伐与自夸,但却传播给世间最强音的教诲。
道象无形,道本无所不含,无所不有。决不是一幅具体的象,正是无尽无限的事象,凝聚成道,却化为无形。
道成若缺,道盈若冲。道的宽广永远不能被充满,总被无尽的包容所承载,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道直若屈,道的正直无私,将所有人所有事物的自有,舒展开来,将自有之私,收进不被展现的角落。
道巧若拙,大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不以取巧示人,而以宏广救世济人,对任何人无偏爱,对任何物无遗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辩若讷。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无言正辩,天下之主,哪里有什么巧语乖言。

正言若反。道的正言,是一切事物之根,但也恰恰这样,反向去规饬所有事物,所有人众的私心杂欲,依道而行,万物才能融合为一体,呈现最理想的和合大观。
以上是本人对《道德经》的一点心得,与大家探讨学习。但是本人在此诚恳说明,因自我学识浅薄,资质愚钝,所论不当之处,请各位尊师益友,多多指正,恭敬侯教。
相关推荐
- 2025-04-01电视机为什么有电流声(电视机出现杂音,这是怎么回事?)
- 2025-04-01白芨为什么贵(现在农村最贵的药材有哪些?)
- 2025-04-01为什么富贵竹养不活(富贵竹已被拉入黑名单,原因有4点)
- 2025-04-01别墅为什么不好出手(二手别墅为何卖不掉?)
- 2025-04-01鸿运当头为什么不红了(鸿运当头不红了怎么办)
- 2025-03-31财运在哪个方向以哪里为标准(怎么找财位)
- 2025-03-31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冰呢?
- 2025-03-31为什么喜欢睡高枕头的原因(睡觉时,枕头越高越好)
- 2025-03-31冰箱为什么流水(冰箱流水怎么回事?)
- 2025-03-31为什么节能灯关了还会微亮(灯关掉了,还有微亮现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