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什么(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水平。要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党蔚然成风。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法治中国建设的本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人民。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保证走好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道路。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是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突出法治政府这个重点,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夯实法治社会这个基础,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出改革方案,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关推荐
- 2025-04-01电视机为什么有电流声(电视机出现杂音,这是怎么回事?)
- 2025-04-01白芨为什么贵(现在农村最贵的药材有哪些?)
- 2025-04-01为什么富贵竹养不活(富贵竹已被拉入黑名单,原因有4点)
- 2025-04-01别墅为什么不好出手(二手别墅为何卖不掉?)
- 2025-04-01鸿运当头为什么不红了(鸿运当头不红了怎么办)
- 2025-03-31财运在哪个方向以哪里为标准(怎么找财位)
- 2025-03-31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冰呢?
- 2025-03-31为什么喜欢睡高枕头的原因(睡觉时,枕头越高越好)
- 2025-03-31冰箱为什么流水(冰箱流水怎么回事?)
- 2025-03-31为什么节能灯关了还会微亮(灯关掉了,还有微亮现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