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出自哪里(闻善则拜:善听不同意见者,才是天下王者)

大禹经过舜帝的禅让,接替了统领天下的帝王位置,并在嵩山下的阳城建都。大禹的职位虽然很高,但做人做事却非常谦恭。他虚怀若谷,克己为人,喜欢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尤其是批评自己的意见。
一日,大禹巡查民情,经过一个偏僻的山村,见一人在茅屋外面读书,就走过去问他姓名,那人道 :“姓东里,名槐 。”大禹又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东里槐说:“三坟。”大禹知道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人是大学问人,便问他道 :“寡人看汝颇有才识,何以隐居不仕?”
东里槐道 :“遇到这种时世,做什么官呢?”
大禹听他口气不对,便问他道 :“寡人多过失吗?”

东里槐道 :“多得很呢。从前尧舜之世象刑以治,现在你改作肉刑,残酷不仁,是乱天下之事一也;尧舜之世,民间外户不闭,现在你作城郭以启诈虞,以兴争斗,是乱天下之事二也;尧舜之世敬奉鬼神,而不尚神道,你在涂山之会时,应召那些神呀、仙呀来凑热闹,是乱天下之事三也;又排演那些干戚之舞,威胁诸侯,是乱天下之事四也;尧舜之世,不亲其子,丹朱、商均早封于外,现在你的儿子启却留在都中,与各大臣交结,干预政治,将来难免于争夺权位,是乱天下之事五也;尧舜均贵德,而你独尚功,致使一班新进浮薄之少年遇事生风,以立功为务,是乱天下之事六也;尧舜重农事,而你尚工匠,是乱天下之事七也。在这样的时代,我哪里还能出来做什么官呢 !”
大禹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与时俱进这句话吗?”
东里槐说:“你的国家有尧舜时期治理得好吗?连老祖宗办到的事你都办不到,还侈谈什么与时俱进!”

大禹听了这一番责备,赶忙敛手谢过,说:“好,你说得好,颇有一些道理。”匆匆上车而归。
次日视朝,便将处士东里槐所责备的几项与群臣说知,并说道 :“外间舆论对于寡人如此之不满,在寡人看来,有些事情我们理应好好讨论讨论。”
杜业道 :“这些议论,臣亦早有所闻。不过这种事实都是气运使然,或者时势所迫,不能不如此,没有方法可以补救,王上何必引以为忧呢?”
季宁道 :“譬如城郭一项,照那处士所说是乱天下之事。臣看起来,实在是固国卫民的极好方法,弊在一时,利在万世。庶民无知,但顾目前,不识大体,所以有这种非议。请王上宸衷独断,照臣前所建议,饬令各处都将城池建筑起来,并且缮修甲兵,以为预备。臣闻古人有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又说 :‘天生五材,谁能去兵?’况且现在天下汹汹,既有这种猜疑,难保不有蠢动之诸侯借此以为背叛之端。假使另外没有消弭的善法,而又不急修城郭,急治甲兵,是坐而待亡之道也 。”

然湛道 :“臣意亦是如此。臣闻上古之世,以石为兵,神农氏之时用玉,到得黄帝之时才用铜。自从发明了用铁之后,那个锐利远胜铜器万倍。假使用它鼓铸起来,制为兵器,威服三军,天下诸侯那个敢不服呢?”
杜业、轻玉等听了,对于两说都非常赞成。
大禹说:“不管怎样,多听百姓意见总是好的。那处士的话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多换几个角度想一想,反复权衡利弊,努力把事情办得更好。我们今天立下一个规矩,凡决定重大事情,必须三番五次征求百姓意见,反复讨论斟酌,未听百姓意见的事情,不准擅自决定。”

成语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是这样的:“子路,人告知以过,则喜。禹闻善,则拜。”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子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过错时,就表现得非常开心;当大禹听到别人的夸赞表扬时就谦虚地表示感谢。总体来说就是在与别人共事的时候要扬长避短,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改正,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长善救失达到最优发展,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相关推荐
- 2025-04-01电视机为什么有电流声(电视机出现杂音,这是怎么回事?)
- 2025-04-01白芨为什么贵(现在农村最贵的药材有哪些?)
- 2025-04-01为什么富贵竹养不活(富贵竹已被拉入黑名单,原因有4点)
- 2025-04-01别墅为什么不好出手(二手别墅为何卖不掉?)
- 2025-04-01鸿运当头为什么不红了(鸿运当头不红了怎么办)
- 2025-03-31财运在哪个方向以哪里为标准(怎么找财位)
- 2025-03-31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冰呢?
- 2025-03-31为什么喜欢睡高枕头的原因(睡觉时,枕头越高越好)
- 2025-03-31冰箱为什么流水(冰箱流水怎么回事?)
- 2025-03-31为什么节能灯关了还会微亮(灯关掉了,还有微亮现象,怎么办?)